泉州农信系统:传承弘扬“晋江经验” 全力支持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1-01 18:31    浏览:

[返回]

  金融力量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福建泉州农信系统始终以“百年农信、百姓银行”的发展愿景,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主动融入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大局,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等领域服务焕新、多元创新,为推动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农信力量。

  截至目前,泉州农信系统已向泉州市民营经济投放信贷资金1265亿元,今年以来新增投放信贷资金占全市银行业近27%,纾困贷款、提质增产争效贷款投放笔数和金额均居全市银行业首位。

  近年来,福建农信围绕“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信所能”,深入实施“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战略工程,积极构建共享与普惠的“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新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多方合力。在此框架下,泉州农信系统与泉州市各级各部门组织资源紧密结合,将各类涉农基因主体通过金融纽带有机组织,构建共享共赢、政银村企农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生态闭环和良性循环。

  双向互派,强化人才支撑。与泉州市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办深化“党建+金融”双基联动,在全省率先开展市、县、镇、村“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和“党建指导员”四级双向互派,打造超1000名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近200名党建指导员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结合整镇推进行动,全力推动各项政策、资金、服务精准直达。目前已为2022年度20个整镇推进“五好”乡镇授信210亿元,并与市委乡村振兴办联合出台助力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十大优惠政策,全面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党建互联,建立新型纽带。在推动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过程中,主动扩大“多社融合”朋友圈,与十多个市直部门开展交流共建,大力推动政策联动、股权联结、平台联合、队伍联建、服务联创。如晋江农商银行主动参与村集体经济改革,积极引入晋江市供销社、阳光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等新型涉农主体投资入股,以资本为纽带推动主体融合。

  渠道互通,释放叠加效应。聚焦泉州市委“党建+”邻里中心建设,进一步整合党务、政务、商务、医务、民生、金融等资源,推动“福农驿站”与“党建+”邻里中心共建共享,牵头打造21家“邻里中心+福农驿站”,同时以福农驿站、乡村好货馆、企业开办便民服务点等多种运营模式参与打造系列“党建+”邻里中心综合服务站,助力形成“一刻钟”金融便民服务圈。如惠安农信联社作为惠安县近邻党建促进会战略合作伙伴,创新建设全市首家“党建+”邻里中心金融服务站,并以此为载体,把基层党建、金融支农、人才创业、乡村振兴等元素有机结合。

  不止于此,泉州农信系统在探索创新可落地的服务点合作模式上也亮点颇多,如:永春农信联社和惠安农信联社先行先试,开展“益农信息社”与“普惠金融服务点”联合运营,成功打造全省首家益农福农联合运营中心;永春农信联社和德化农信联社分别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中心,为新农主体提供近距离、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

  “真没想到我们能以如此优惠的利率申请到资金,真是解了我们公司的燃眉之急,非常感谢你们!”福建省某陶瓷公司负责人在泉州农商银行申请到200万元、利率仅3.05%的提质增产争效专项贷款后惊喜地说道。

  这只是泉州农信系统提升实体企业金融获得感、服务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泉州农信系统以金融服务各类市场主体为切入点,强化政策支持,激活资源要素,不断提高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

  今年,福建农信发布《福建农信支持服务泉州市乡村振兴与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在助力乡村振兴、践行绿色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聚焦泉州市146万户市场主体,泉州农信系统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一揽子”政策,打造“泉融易·农信云”平台,设立181个“企业开办便民服务点”,实现全市乡镇(街道)代办服务“全覆盖”。除此之外,搭建“泉州农信市场主体网格服务系统”,选派百名行长、千名金融助理,与泉州市“百千万”融资促进活动相结合,深入实施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深耕工程、制造业双“提升”工程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专属金融服务质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助力“复工复产”和超强台风灾后恢复重建大潮中,福建省农信联社泉州办事处联合市发改委、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海洋渔业局、市场监管局等主管部门,以及市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共同出台系列政策性措施,有力提振小微民企发展信心;辖内各行社积极推动各项惠企利民政策直达企业,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等政策支持工具,如泉州农商银行优先运用再贷款资金为受灾的洛江区某园艺公司办理纯信用“乡村振兴贷”30万元;南安农商银行为南安市某家庭农场发放泉州市首笔“支持农业灾后恢复生产”专项贷款50万元。

  “多亏了‘茶金农’1000万元的授信支持,让我们渡过了疫情期间流动资金危机”。安溪某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良多,该企业经营规模较大,但面对资金需求时,抵押物仍是大难题。安溪农商银行联合安溪县林业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探索茶园自评估模式,创新推出“茶金农-茶庄园抵押”贷款,有效盘活茶企土地资源。

  为进一步释放泉州乡村资源禀赋,泉州农信系统依托福建农信“福农综合服务平台”,创新“信用体系+农村要素”“政策+平台+产品”等模式,积极“唤醒”沉睡资产。

  激活“知识要素”,联合市市场监管局推出“地理标志商标”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在全省率先开展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融资及风险补偿试点工作,为石狮古浮紫菜、永春闽南水仙等12项地理标志商标授信超2亿元, 并推动“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财政补助”质押融资模式向知识产权领域拓展。

  掘金“股权要素”,创新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其村集体资产股权进行质押,成功发放全市首笔全线上抵押登记“福股贷”,实现资源变资产、股金变资金。

  撬动“土地要素”,建立健全抵押、流转风险缓释及补偿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办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并大力推广“农房乐”“福村贷”等产品,以金融杠杆撬动土地资源,为乡村发展蓄势赋能。

  围绕“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泉州农信系统强化“强链补链延链”,创新探索“供应链核心企业+担保公司”分险模式,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企业信贷支持、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支持、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等方式,持续开展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目前已投放近4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制造业优势再造、能级跃升。如南安农商银行在水头镇设立石材产业专营支行,制定石材产业链客户群体专项金融服务方案,为从事石材荒料经销、石材机械设备经销等产业链客群推出石材租金贷、石材小微贷、特种设备贷等定制化产品;安溪农商银行聚焦安溪县百亿铁艺产业,创新“藤飞贷”“电商贷”等特色产品,结合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企一策匹配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已累计发放“藤飞贷”贷款超10亿元。

  产业集群是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泉州农信系统聚焦泉州市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和特色农副产业集群,发挥与多个市直部门共建系统、共享数据等优势,探索打造“1+N+X”乡村振兴综合信息大数据中台,将信贷资源源源不断投向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发展、标准化园区建设等重点领域。

  发力“数字金融”。聚焦科创企业发展,与市科技局共建“科技融资申贷平台”,搭建科创信用评价体系,推出“科创指数贷”产品,目前已惠及162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09亿元;聚力数字农村建设,与各县(市、区)行政区主管部门签订“福农综合服务平台”合作协议,升级推出宅基地批后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系统,并为全市近92%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一体化村级资金管理服务。如为更好地服务新农主体,永春农信联社指导永春县某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泉州农信系统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上线的“泉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现代农业服务申请、托管合同、补助资金等线上操作、线上监管,助推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点亮“绿色金融”。与市林业局联合推出单列100亿元专项资金、专项减费让利6000万元、设立若干个林业专营网点等九大支持政策,创新四大数字服务平台和四大系列专属金融产品,已上线“林农增信金融服务平台”,推出“泉林卡”“青山贷”“花想贷”等多元金融产品,目前投放林业金融各项贷款超1.46万户、金额超42亿元。

  深耕“海洋金融”。与市海洋与渔业局、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合力推出专项资金、优惠利率、财政贴息等系列利好政策,创新“政策优惠+客户清单+专营网点+专属产品”蓝色金融服务和海洋全产业链融资等信贷业务模式,建立“蓝色金融服务平台”“海洋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等,全辖海洋经济贷款户数超7500户、余额超48亿元。同时,探索构建海洋产业数字场景平台,如石狮农商银行成功搭建了全省农信系统第一个政银企全线上资金平台——石狮市奖补直达兑付平台,累计兑付包括渔船油补在内的涉海奖补资金超2亿元。

  添彩“文旅金融”。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文旅局联合开展“海丝乡愁·遇见最美村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大力支持休闲农业示范点、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等发展。除此之外,从“景区经济”“康养经济”“夜间经济”等入手,创新“民宿贷”“美食贷”“福游贷”“文创贷”等产品,全辖文旅经济贷款近3000户、余额超18亿元;定制开发旅游餐饮“云POS”收银系统、推广扫码付助力夜市消费等,探索打造“旅游+文化+产品+金融”数字化场景模式,目前已打造泉州西街大尾夜市、晋江阳光夜市等系列智慧场景服务新模式。

  润泽“园区经济”。作为德化县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政银企(金融赋能)对接会唯一参与金融机构,德化农信联社现场向4家企业授信1600万元。如此例子不胜枚举,近年来,依托泉州农信市场主体网格化管理系统,泉州农信系统将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一企业一网点一金融助理”派驻服务机制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创新推广“园区购厂贷”“园区工改贷”“园区业主贷”等工业(产业)园区专属产品,目前全辖已投放近43亿元贷款助力园区连片开发、项目引育。

  赋能“外贸经济”。与外汇局泉州市中心支局联合推出泉州农信市场采购贸易平台直联系统,成功对接石狮、晋江两个全省仅有的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同时配套“福农•市采通”专属金融产品,全年为近500家中小微进出口企业提供跨境结算服务,年国际结算量突破13亿美元。如,继落地首笔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业务后,晋江农商银行成功发放首笔“福商·市采贷”,为从事市场采购贸易的晋江某进出口有限公司授信200万元。

  泉州农信系统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围绕社会保障、安居保障、医疗保障、教育助学、就业创业、便民服务等领域,创新特色产品应用场景,主动办好“民生实事”,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践行“为民初心”,构筑“品质家园”。聚焦百姓“急难愁盼”,积极打造社保服务“生态圈”,通过设立专属窗口、推行上门服务、打通应用场景等,进一步提升社保金融服务水平,累计发放社保卡超265万张;全面开办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满足民众住房金融领域多层次需求,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创新推出先诊疗、后付费的“泉州信用医保”模式,以“金融+医保”打造信用就医、亲情支付等信用医疗新生态,有效缓解民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累计为超6.6万名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支持超18万笔,授信金额超18亿元,同时累计捐赠福建农信慈善助学金超1420万元,助力寒门学子逐梦远航。此外,作为首批农民工工资专户合作银行,泉州农信系统还搭建了“农民工工资专户监管平台”,被市人社局采纳为全市统一平台,为669家单位的农民工发放工资卡超2.1万张,代发工资超25亿元,让农民工兄弟安“薪”无忧。

  润泽“涌泉人才”,打造“创业热土”。作为“涌泉行动”主办银行,福建省农信联社泉州办事处与泉州市金融监管局、人社局、人行泉州市分行合力创新金融支持“涌泉”行动“852”金融服务机制,创设14个“涌泉”行动金融服务中心,为超1300名“涌泉”人才及其创业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超6亿元,并在“泉州人才港湾”平台成功上线“涌泉”行动金融服务系统,进一步拓展来泉人才金融服务通道,让泉州成为各类人才、新市民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创新创业热土。如石狮农商银行打造石狮市首家“新市民”主题银行,探索对接新市民积分政策,打造新市民“1234”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新市民线上申贷提款,助力新市民融入新环境,乐享新生活。

  完善“便民体系”,实现“智慧服务”。将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搬进”银行大厅,助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今年以来,福建省农信联社泉州办事处与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合作上线“泉心办·e政务”智慧政务服务功能,“一网通办”市场监管、信用服务、不动产服务、公积金查询、企业社保等22类107项政务业务,在全省农信系统首家实现自助机具政务服务功能全覆盖,切实提升群众办理政务服务的获得感和可得性。

  声明:“永春农信联社”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6,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