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集体林地25.68亿亩,占林地总面积的60%,分布在2600多个县,涉及到1亿多农户。”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在上周举办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集体林是提升碳汇的重要载体。
上月底,办公厅、办公厅印发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济德在发布会上介绍道,集体林是一个增长潜力巨大的“碳库”。
“林木蓄积量每增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集体林中的中幼林多,蓄积量增长空间大,可以发挥更大的碳汇潜力。此外,木材、竹材固碳储碳的能力非常强,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徐济德表示。
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也在发布会中表示,林业碳汇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发展林业碳汇,是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举措。
《方案》围绕发展林业碳汇提出了一系列举措,涉及到计量监测、市场交易和制度建设。
在计量监测上,《方案》提出建立健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形成林业碳汇核算基准线和方法学,科学精准掌握林业碳汇储量和变化情况;在市场交易上,《方案》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促进林业碳汇价值变现;在制度建设上,《方案》提出探索实施林业碳票制度,制定林业碳汇管理办法,筑牢林业碳汇发展的制度基础,使林业碳汇发展制度化、科学化。
《方案》还鼓励碳排放企业、大型活动者、社会公众等通过购买林业碳汇履行社会责任。
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副杨兴忠在发布会中介绍道,三明市目前把林木生长增量换算成碳减排量,制发林业碳票,通过市场交易,拓展森林生态补偿渠道,通过碳票已带动碳汇交易近3000万元。
王俊中在发布会上提到,林业生产经营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金融支持十分关键。虽然全国目前林权抵押贷款余额有1300多亿元,但林业融资难、融资贵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王俊中表示,《方案》目前对此提出的措施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发挥绿色金融引领作用和推动创新林业金融产品。
在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上,《方案》提到将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经营主体的贷款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考核评估范围,强化激励约束,引导银行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商业银行林权抵押贷款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的,可不作为监管部门监管评级和银行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为银行适度’松绑’。”王俊中提到。
在发挥绿色金融引领作用上,《方案》提出将符合条件的林权交易服务和林产品精深加工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探索基于碳汇权益的绿色信贷产品,符合条件的可纳入碳汇减排支持工具范围,助推林业碳汇发展。
在推动创新林业金融产品上,《方案》支持保险机构创新开发各类林业保险产品,鼓励地方将林业保险产品纳入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支持范围。王俊中介绍道,近年来,江西将油茶保险纳入省级特色农业保险范围,浙江推出了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四川推出了核桃价格指数保险,对分散林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益的稳定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气候战略中心主任徐华清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有关造林碳汇、红树林植被修复、并网光热发电、海上风电的四个基础较好的CCER方法学已于9月上旬通过审议。
CTI华测认证可持续发展中心区域市场总监徐志杰对界面新闻表示,根据最近市场流传的造林碳汇方法学征求意见稿来看,更鼓励在干旱和具有生态价值的地区进行造林碳汇的开发。
一般而言,温室气体的减排方法学需要进行额外性论证。界面新闻记者看到的这份造林碳汇方法学征求意见稿显示,符合“在年均降水量≤400mm的地区开展的非经济林造林项目”、“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的非经济林造林项目”或“在级公益林区和地方级公益林区开展的生态公益林造林项目”以上条件之一的造林项目,其额外性免予论证。
徐志杰还提到,由于国内市场对于林业碳汇的政策逐渐明确,林业碳汇的碳资产公司近期目标从VCS转向CCER市场。VCS,即自愿核证碳标准(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s),由非营利Verra设立,是目前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自愿减排机制。
“在这一背景下,碳汇项目的审定与核查将成为当下必须要加强的工作,更好的提高未来签发减排量的项目质量。”徐志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