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平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效,绩效运行情况总体良好。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卫生事业、就业与保障等4个一级指标得分居全省前两位,分地区指标中的森林蓄积量得分较高。”这是前不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2013年度全省绩效考评结果通报中,对南平市绩效工作成效的总体评价。此次考评中,南平市取得突破性进展,总评成绩跃居全省第一。面对这份出色的成绩单,了解情况的人都感慨万分,因为,在此前的连续两届绩效考评中,南平市的总成绩还处于全省末端。
南平市委、市政府绿色发展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任务明确,这是南平市能取得绩效佳绩的关键。2013年初,市委书记裴金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服务南平“六要”发展的目标要求,以绩效管理为有力抓手,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围绕绩效目标任务抓提升进位。
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南平市各级各部门步调一致,狠抓工作落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贸委等市直部门齐心协力,把争取“国家级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作为绩效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全力以赴,积极争取。
申报活动开展以来,南平市直各有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把申报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全力抓落实。半个多月内,南平按时高质量地编制完成了总体方案和六个专项方案,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完成申报材料并上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的地市。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在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申报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设立专家评审答辩环节,首开中央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先河。在通过第一轮方案可行性、合规性审查,进入第二阶段评审答辩环节后,与南平市竞争的还有天津、南京、济南、石家庄、唐山、东莞等14个城市,大部分城市经济实力都强于南平市,竞争异常激烈。为做好答辩环节准备工作,市发改委、市经贸委等部门拿出“5+2”、“白+黑”的精神,全力以赴,在正常申报材料基础上,专门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南平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各项工作成果,汇编了近年来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印制了《南平市节能减排成果图集》,在评审会现场供专家审阅,图集充分展示了南平节能减排工作扎实的基础,给与会评审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评审中,答辩环节最为紧张激烈,林宝金市长作为主答辩手,从容自信,胸有成竹,向专家们介绍了南平的申报基础、优势、思路、目标和保障措施,表达了南平坚定走绿色发展新路的决心和信心,并圆满地回答了现场专家的提问。最终,南平从参与竞争的15个地级城市中脱颖而出,以第六名的好成绩入选全国十个示范城市之一。整个申报活动,也是南平市市直部门绩效工作成效的最好体现。
南平市直各部门在抓绩效工作时,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绿色发展”的工作部署,各显其能。市住建局以“绿色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为己任,紧紧围绕“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把服务支持作为重要突破口,持续推动。局领导每个月到挂钩村邵武和平村和武夷山城村村走访一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一年来,市住建局还协调组织省住建厅、绿建所、南京大学、市园林处等专家下乡服务10次,针对村庄景观、环境、建筑设计等进行具体指导。顺昌县张墩村旅游资源丰富,生态好,特色葡萄产业突出,针对这一特点,市住建局从产业提升和旅游发展的角度帮助村庄提升规划,建设了一条环村步行绿道,连通葡萄园、酒庄和村居道路并对村庄立面进行了改造,有效提升了村庄的旅游魅力。
“马上就办”是2013年南平市绩效工作的主要抓手。为推动“马上就办”活动深入开展,南平市精心组织,在全市开展“马上就办”示范点创建活动,并在各地各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省效能办筛选,确定市行政服务中心等7个单位作为“马上就办”省级示范点的创建单位;市住建局等18个单位为市级“马上就办”示范点的创建单位。各示范点创建单位均按照“马上就办”活动的要求和创建标准,认真完善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任务,细化措施要求,着力培育打造,按时按质完成示范点建设工作,在全市形成示范效应和标杆意义推动了“马上就办”活动的深化开展。
从年初起,南平市林业局就把局机关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科室审批科作为“马上就办”活动的示范点来抓,围绕转变服务方式,促进南平绿色发展,提高服务效能,积极开展工作。根据省里及中心的有关规定,对现有林业行政审批事项再次进行梳理,重新对13个行政许可和12个审核转报项目进行规范,将所有项目的办理环节都压缩到5个环节以内,减少前置要件8个,压缩办理时限,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理时限压缩了55%以上,共减少审批(核)环节11个。审批科的全体同志也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强化“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意识,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全年窗口共办理承诺件279个,原承诺办结时间共计2836个工作日,实际办理用时仅340个工作日,节省办件时间88%,在承诺期内提前办结率达100%,切实做到了雷厉风行、积极作为、效率提高、业主满意。
南平市财政局也在工作中着力体现“马上就办”,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多举措服务企业: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合理安排、及时拨付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及时按预算拨付武夷新区建设款6.5亿元、拨付保障性住房建设款2.24亿元等,全力推进“五大战役”项目建设。为了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市财政出资2000万元,企业及其它各方出资3000万元,建立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为小微企业提供临时性转贷资金。据不完全统计,至去年年底,已为70家企业转贷135笔计5.43亿元。
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就必须强化主动作为意识。这是南平市直各部门单位的一致认识。工作中,他们纷纷找准各自的切入点和有效抓手,持续运作。
南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从自身职责出发,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稳定和扩大就业方面取得新突破。围绕解决企业用工难和的就业问题,该局做好就业信息宣传发布,积极引导劳动者在本市就业。他们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南平市大中专(职业、技校)毕业生、退役士兵、随军家属招聘会”、“校企对接”、“镇企对接”等87场专场招聘会。为各类群体提供就业岗位9.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5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9万张,为供需双方提供有效对接平台,充分发挥了就业资金促经济发展的最大功能,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紧张局面。
南平市经贸委则把主动作为的着眼点放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上。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组织实施南平市“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强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特别是下大功夫加强和促进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努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并取得实效。由市经贸委牵头,会同市金融办、人行和银监分局,每季度都举办一次政银企对接会,通过搭建平台,银行和企业“面对面”“一对一”的沟通洽谈,解决企业融资需求。据银监部门统计,2013年度各商业银行与企业累计签约贷款总金额99.85亿元,至目前已落实发放贷款97.85亿元,履约率达98%。同时,应企业项目实际需要,随时不定期召开银企专题协调会议,“个性化”专项解决项目融资需求,已为福建瑞闽化纤有限公司、武夷山捷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解决贷款近3000万元。
作为全市绩效考评管理工作的牵头总抓部门,南平市效能办坚持“马上就办”的态度,抓好绩效管理的督察检查工作,为努力打造“效率高、服务优、环境好”的南平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品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013年年初,南平市效能办研究制定并印发了《2013年县(市、区)政府及市直部门绩效管理和效能考评工作方案》,提前对全市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绩效管理工作方案正式下发后,又抓紧与其指标体系进行对接,按照既科学对接省里,又突出南平绿色发展的思路,对绩效管理考评体系进行调整完善,最终以市委办、市政府办的名义下发《2013年度县(市、区)党委和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指标解释、公众评议方案》。
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认真开展“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活动的意见》出台后,南平市效能办立即跟进抓落实,对各级各部门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落实“马上就办”的具体事项和具体措施,提升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全员岗位绩效目标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力度进行专项检查督促。市效能办还出台了《关于加强效能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级各单位效能建设主体责任、对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我督查和问责等提出明确的要求作出“三个一律”的规定,把“效能建设关键在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并组织市效能监督员对市直单位落实效能主体责任落实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活动情况开展督查。
结合上年度考评中的薄弱问题,2013年5月中旬到6月初,南平市效能办、市统计局专门召开绩效管理工作业务培训会议,对在指标考核工作中承担指标数据采集责任的25家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进行业务培训指导,提升了指标工作专业化水平和绩效运作的规范性。相关指标责任单位在严格按规定认真做好指标运行情况定期分析和自评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做好与省直对口部门的沟通对接。特别是在年终岁首的关健时间节点,牵头单位适时敦促和提醒相关指标数据采集责任单位,认真核对数据资料,对于涉及县市区的指标,在上报数据前还要认真与县市区对口单位进行数据确认,确保全市最终向省里上报的数据资料“零误差”。
不信东风唤不回。从全省后位到全省第一,一年来,南平市各级各部门的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突出绿色发展,突出马上就办,突出主动作为,以工作的实际成效,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绩效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