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三明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64,比上年同期下降0.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9%,比上年同期……山绿水甜家园美,就是三明的真实写照。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三明市长期坚持绿色为先,致力环境保护的体现。这份“生态红利”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三明百姓人人乐享。
6月5日上午,2017年三明市环境保护开放日活动举行,活动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展开。三明市环保局组织50多名社会各界代表先后到三明纺织厂、三明南站片区建筑工地、三元区煤场、东牙溪水库、三钢焦化煤场等地,参观考察我市环境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情况。
在三明纺织厂燃煤锅炉整治现场记者看到,锅炉已经关停,工人们正运用焊割、铁钎铁锤等工具对锅炉排烟管道进行破拆。“目前,三明纺织厂燃煤锅炉拆除工作正在进行,将于6月7日全部拆除完毕。锅炉停用后,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量约8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303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66吨。”三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郑成优的介绍,赢得了代表们的一致称赞。
在三明南站片区建筑工地,施工负责人一边领着代表参观建筑工地,一边介绍扬尘防治设备的使用情况。“工地围墙上,每隔三米均装有微灌喷雾系统,与高空塔吊大臂喷淋系统、移动雾炮设备合力形成“防尘水网”,加上巡查清扫、加盖滤网,对进出工地车辆进行冲洗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南站片区施工工地扬尘已得到有效控制。”在工地出入口的环境监测电子显示屏上,PM2.5数值显示为7.5。参观代表不禁发出感叹,工地多方联动的扬尘防治很有效,过去这片工地黄尘漫天,现在这里碧水蓝天。
过去,在三元区富兴堡周边分布着12家大小不一的煤场,这些煤场污染防治设施简陋,煤炭加工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环境,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健康。今年3月,一场煤场整治专项行动过后,7家搬迁,5家停产,22000吨库存清理完成。目前全部煤场已实施高压断电,进入设备拆除阶段。在煤场上,代表们没有看到煤炭,只剩拆除后尚未运走的相关设备,对煤场整治工作成果,代表们表示满意。
市区饮用水安全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多年来,我市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做了许多工作。东牙溪水库是三明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为治理水库内源污染、提升库区水质、抑制藻类繁殖以及逐步修复库区生态,我市于2013年引入华川分子深氧静默生态修复技术,修复水源地水体生态,促进污染物质转化。在东牙溪水库参观时,代表们对生态修复水体、饮用水安全等问题向项目负责人提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通过参观考察,代表们更加了解水资源保护与市民生活的密切联系,纷纷表示,要珍惜三明的好水,珍惜环境,加入和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践行环保。
“三钢焦化厂内,长200米、宽110.2米的双层柱面网壳结构的全封闭煤棚将于5月8日建成投用。”在三明钢铁厂内,焦化厂分厂负责人向代表介绍,“焦化煤棚(二期)项目即将启动,至2017年底,煤场加盖覆盖率将达到100%,可有效防止原料煤流失,每年可减少煤粉流失约1386吨,有效改善周边环境。”三钢的主厂区设在市区,为保障市区环境,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环保经费。近年来,三钢先后完成了200m2烧结机机头电除尘气力输灰改造、烧结机全烟气脱硫工程等几十项除尘脱硫技术升级改造,提高了除尘脱硫效率,减少烟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为我市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个个市民关注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一项项涉及民生的环保项目扎实推进,通过开放日活动的实地走访和考察,代表们对三明市的环保成果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