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全省的重点林区、全国林改的策源地和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三明市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绿富双赢之路。2019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1146亿元,同比增长6.7%。
远处山峦叠嶂,近处翠绿万顷。走进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林区,满眼绿意盎然。
作为全国首家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上市公司,永安林业共有森林经营面积176.3万亩,拥有17项国家专利技术并参与制定7项国家标准,形成了集“森林培育、木材采伐、人造板、木质家具”为一体的全国林业行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集团。
这是三明市林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组组数据中,可以看出三明市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全新面貌:
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85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7%。据2019年森林资源年度更新的数据,全市森林覆盖率78.73%,森林蓄积量1.82亿立方米;全市乔木林面积2138万亩,生态公益林730万亩,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195万亩;全市自然保护地58处……
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201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产业化发展思路,并列为“四篇文章”中的“绿色文章”重点推进,主要发挥林深水美人长寿优势,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打造森林康养、生态休闲等基地,发展培训研学、休闲旅居、生态观光等业态,补强三产短板。
经过1年多的发展,三明市已培育森林人家91家,建设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2个,中国森林体验基地2个,森林养生国家重点建设基地1个……去年,全市实现森林旅游产值51.5亿元,接待游客986万人次。
无独有偶,三明市还着力规划引领,委托北京林业大学进行全域森林康养规划设计,在全国设区市率先出台《发展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实施意见》,森林康养产业打开新局面。
大田桃源睡眠小镇设立睡眠专科门诊,把“焦虑伴睡眠障碍”列入医保,被中国睡眠研究会授予“中国睡眠康养示范基地”称号;三明市在第三届中国森林康养与乡村振兴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市有4家森林康养基地被列入省首批职工疗休养示范基地……
在福建和其昌竹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根根毛竹经过**道工序后成为一张张竹帘,之后被生产成集装箱底板、车厢板等产品,它们将广泛运用到交通、航运、家居等领域。
2009年投产的和其昌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带动作用明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公共服务平台”的模式,去年实现销售收入5.03亿元,带动产业链60多家配套企业,受益竹农达1万多户。
在永安,规模以上的竹企业共有50余家;全市拥有竹林面积102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30%;人均拥有竹林6.7亩,位居全国**。立足于将优势资源转变为优势产业,永安成为了全国**竹胶板生产基地。
市林业局产业科负责人鄢金灼介绍,目前三明市林产工业已形成木竹加工、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森林食品4大系列、1200多个品种的产业体系。其中,三明市人造板358万立方米,产量位列全省**;尤溪是全省**的建筑木构件及装饰材料生产基地。
“龙头企业要发挥骨干和支撑作用,引领带动全市林产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鄢金灼说,三明市重点培育10家5亿元以上龙头骨干企业,同时支持和引导永安林业、金森林业等上市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带动相关林业产业持续发展。
舞动“龙头”,才能激活“龙身”。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培养,三明市强化“一企一策”服务,做好常规调度跟踪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引导中小企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力争全年实现新增10家以上林业规上企业。
强链延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企业450多家,其中国家级林业(农业)龙头企业8家,居全省前列。全市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产值936亿元,同比增长8.3%,林产工业已成为三明规模**的产业集群之一。
春兰、蕙兰、建兰……走进清流县三明市清龙生态兰花有限公司兰花种质资源圃,各种兰花让人赏心悦目。
去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清龙生态公司凭借其兰花品种的创新性和较高的观赏价值,共获得5个特等奖、7个金奖、10个银奖和9个铜奖,成为全省获奖较多的参评单位。
被誉为“福建省鲜切花之乡”的清流县,不仅花卉苗木被认定为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清流鲜切花”还被评为2018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作为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三明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绚丽多姿:拥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1万亩,从业人员约2.8万人,2019年底产值达140亿元,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
兴绿色产业,创生态品牌。近年来,三明市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品牌打造专项行动,力争将沙县、永安、尤溪3个林产工业强县,打造成全国闻名的现代林业产业基地;鼓励永安、泰宁等地申报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特色园区,通过园区品牌效应,促进全市木竹加工产业发展。
品牌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灵魂。三明市还积极协助企业申报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福建名牌农产品特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和鼓励企业申报自主商标品牌和区域特色品牌,争取一批新的林业品牌。
目前,全市林业企业拥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7枚******、省级品牌86个,居全省同行业之首。其中,建宁铙山纸业获得“中国500家最具价值品牌”称号,是三明市唯一入选的品牌,林业产业品牌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创品牌带动百姓增收,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9年,全市涉林村财年收入1.36亿元,占村财总收入的16.1%,农民人均涉林纯收入达5090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7%。
免责声明: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8月26日下午,市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工信局局长王瑞主持会议,市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分管领导和相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