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的挚友知识的园地” ——《内蒙古畜牧业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10-14 13:39    浏览:

[返回]

  《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期刊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我区唯一以民族文字出版发行的畜牧业科技期刊。曾荣获全国蒙古文期刊学会期刊编校评比一等奖,先后培养出5名功勋编辑和5名优秀编辑。2012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全区第四次学使用蒙古语文工作先进集体。

  早在1958年,《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期刊以非定期的方式出版,在自治区畜牧系统内部发行。197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委宣传部批准为正式公开发行刊物,为16开本双月刊,1980年10月起全国范围公开发行,1985年改为月刊,2004年改版为大16开,2007年又改为双月刊,截至2023年已出版期刊392期。

  《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期刊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服务于农牧民及基层农牧业工作者的办刊宗旨,把重点放在农村牧区,以宣传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推广交流各地区畜牧业经验与普及畜牧业科学技术,介绍国内外畜牧业的动态信息,并引领农牧民走向科学致富的道路为己任,在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发明的传播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建设农牧业大区、文化强区,推动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0年创刊以来,该刊经几代编辑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办刊风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该刊在了解农村牧区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对期刊栏目不断创新,由最初的几个栏目,发展为现在的30多个栏目。其主要栏目有:产业导航、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游牧文化、经营管理、乡村振兴、经验交流、致富之路、当代牧人、草场管理、生态与环境、产业化道路、法律与规章、饲料产业、实用技术、合作社之窗等等。

  该期刊作者以基层农牧业工作者和农牧业方面的专家学者为主,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作者队伍。近年来,对一些农牧业新政策、新知识、新技术,期刊编辑人员还随时将其翻译为蒙古文进行刊登,使期刊内容涉及面广、通俗易通、实用性强,成为了农牧民读者获取畜牧业知识和技术的园地。

  《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期刊在办刊过程中开拓办刊思路,探索新的办刊措施,先后开展了合办专刊、好文征集和优秀论文评比等活动,提高了稿件质量和期刊知名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期刊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期刊融合发展路径,加快推进了期刊数字化进程。

  自2012年起,该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收录,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够网上检索阅读的蒙古文期刊。2013年3月—2015年2月期刊编辑部承担了期刊办刊数字化建设工程项目,获得了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的资助,制作了《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期刊数据库(2006-2013),为今后期刊的数字化和存档工作打下良好基础。2014年9月,开通了《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微信公众平台,为读者了解当今畜牧业发展最前瞻性的知识、动态提供了最具时效的平台,同时也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力。2015年7月,与博看网合作,将2014年1期起至今的期刊全文收录到该网站,极大地方便读者及作者随时搜索查阅。2016年4月,该刊电子期刊上线,可在其微信公众平台上直接在线阅读,成为国内首个在手机上在线年度民文出版资金资助项目“《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期刊数据库(1980-2020年)的建立”获批实施。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期刊创刊40年来刊登过的全部文章(总共374期),旨在将其打造成为专业的畜牧业科技文献资源蒙古文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为今后的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打下了夯实基础,为自治区农牧业发展和期刊出版业的发展献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期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坚持为农牧业、农村牧区及农牧民服务,不断提升期刊服务能力。多年来,致力于服务基层,多次举办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入基层宣传推广畜牧业科学技术,了解区域畜牧业发展动态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近年来,该刊向基层农牧民赠送期刊及期刊数据库光盘1万余份,通过微信平台发布畜牧业政策、科技、动态类文章270多篇。读者可从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免费获取2016年至今的全部期刊内容,2023年11月起还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获取到实用技术类音频文章,享受更加快捷、方便的技术信息服务。《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期刊始终坚持为“三农三牧”服务的坚定信念,为农牧民提供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与青睐,成为了农牧民的挚友。

  在,《内蒙古畜牧业(蒙古文)》期刊必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乘风破浪、开拓未来,积极进取、砥砺前行,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