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农业发展现状青山孕育“绿色油库”!三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10-29 23:28    浏览:

[返回]

  盛夏的三明,高低起伏的丘陵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山坡上,一株株油茶树迎风而立,绿叶掩映之间,累累硕果长势良好。

  加强抚育管理、做强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近年来,我市将油茶作为重点特色产业之一加以推进,推动油茶产业种植、研发、生产、销售等全链条一体化发展。2023年,全市茶油销售7608吨,总产值达23亿元。

  近日,在建宁县溪口镇的天一油茶专业合作社基地,工人们正在油茶林里忙着锄草施肥,一颗颗饱满的油茶果,孕育着今年丰收的希望。

  “这是合作社从浙江引进的良种,嫁接后的油茶苗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挂果早、产量高等特点。”合作社负责人宁武胜介绍,这个品种每亩油茶可产油25公斤左右,今年已经对外销售了近50万株,农民种植积极性显著提升。

  向森林要油脂,并不是一件易事。长期以来,树龄老化、产量较低、抚育改造效果差等问题,成为油茶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以低产油茶林项目建设为抓手,建宁县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突破。“我们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定制改造方案。”建宁县林业局造林绿化股负责人朱文斌介绍,出台方案一方面要考虑加快合理配置品种,另一方面要强化科学管理。

  “现在政策真好,政府有补助,除草、施肥,资金有保障,还有林业技术员指导我们修剪,去年我家的茶籽都多收了一些,相信今年会更好。”建宁县溪源乡上坪村村民杨文耀笑着说。

  近年来,我市制定了《三明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三明市油茶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实施意见》等政策,对油茶新植、低改、示范片机耕道和蓄水池等建设进行补助,大力挖掘林地潜力;各县(市、区)均把油茶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富民产业,并列入“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助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尤溪县成立“两茶”(油茶和茶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油茶产业工作站,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考评方案;大田县成立“两茶一硒”攻坚会战领导小组,编制《大田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说明书》;宁化县和沙县区成立油茶协会,统一规定每年的寒露日(二十四节气之一)为油茶统一开采日……各县(市、区)政府积极引导,多措并举,助力油茶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有了政策加持,我市茶林规模进一步壮大。目前全市油茶种植面积90多万亩,油茶林面积居福建省首位。其中全市油茶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有4个,油茶面积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2个,油茶面积1000亩以上的行政村有55个、林场2个。

  除了政策加持,我市发展油茶产业具有先天优势。我市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山地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是油茶适宜生长区,也是福建省重要油茶主产区。同时,我市油茶资源丰富,拥有福建省唯一的级油茶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了油茶优良特异种质资源200多份。

  “油茶种植不仅让农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大大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大面积的油茶林还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市林业局造林科工作人员介绍。

  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村民林文寿,是全县的油茶种植大户,目前拥有油茶林面积200多亩,每年靠这片“绿色油库”,可增收30多万元。

  “油茶有大小年,大年产量高价格低,小年产量低价格高。”老林说,随着“大小年”波动,油价最高卖过每公斤160元,大部分是每公斤120元至150元售出。

  为了稳产,这些年老林不仅修了机耕路,每年还给油茶林施有机肥,并通过修枝控高防病。虽然稳产能摆脱“大小年”的困境,但老林觉得油茶高产还有潜力可挖。

  作为“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尤溪县油茶种植面积达27.85万亩,约占福建全省12%,是全省油茶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近年来,为了提高油茶产量,尤溪县累计完成低产油茶林改造10万亩,培养3名级木本油料工匠、200多名县乡技术人才,累计培训6000多名乡土人才,进一步提升全县油茶种植水平。

  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和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成为了我市面临的重要课题。

  福建省油茶产业协会会长、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凤翔建议,一方面要在加强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应用上下功夫,解决“大小年”问题,提高机械化运用水平,另一方面要在物理压榨、浸出法、水酶法等加工技术上继续突破,降低残油率。

  近年来,我市重视油茶科技创新研发与示范应用,科研成果众多,先后与中国林科院、福建省林科院、江西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油茶种质资源保存、高产品种筛选、丰产栽培技术、新产品研发等技术合作,取得一批成果。

  同时,我市持续实施油茶种苗科技攻关和种业创新与产业化项目,在油茶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油茶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开发、油茶高产栽培及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宁化淮土红皮桃茶优良农家品种选育等研究和推广应用等领域精耕细作,为茶油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精心耕耘,终结硕果。近5年来,全市累计开展油茶丰产栽培和加工经营培训220期,受训人员达10350人次,编印《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油茶改造技术标准》《油茶林生产年事表》20 万份,并通过新媒体发布油茶月事信息,有效地指导林农开展油茶科学经营。

  “一开始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护经验,油茶产量不高,现在县里经常派专家实地考察,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和答疑解惑,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生产技术难题,增强了我们产业发展信心。”宁武胜深有感触地说。

  在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透过观光通道的玻璃窗,压榨、精炼、灌装等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设备一目了然。随着生产线高速运转,金黄透亮茶油流出,飘香四溢。

  山茶籽油胶囊、茶油酥饼、山茶油护肤套装、月子宝套餐、茶枯粉、山茶花润肤油、口服茶油……走出生产车间,在公司产品的展示大厅里,琳琅满目的创新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一直以来,沈郎公司都将自主品牌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铸就了“沈郎乡”有机山茶油的“金字招牌”。公司坚持诚信经营,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不断自主创新,连续19年通过了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获评中国茶油“十大知名品牌”,产品赢得市场广泛认可。

  品牌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如今,沈郎公司一跃成为集种苗培育、种植、主副产品生产加工、市场培育、产品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的现代化食用油企业,带动了全县将近28万亩、10万户的油茶果农一起丰产增收,共同致富。

  目前,全市现有油茶加工企业87家,以油茶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合作经济123个,种植大户349户。随着我市油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户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宁化县淮土镇油茶种植历史悠久,现已打造6万余亩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为有效推动油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淮土镇正聚力打造完善“茶油”产业链,通过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等标准,助推农民就业增收。

  “我们合作社在梨树村种植油茶3700多亩,每年产油3万公斤左右。茶油主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每年可带动村民增收2万余元。”宁化县淮土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水平说。

  “我有10多亩茶山,去年采摘茶籽1000多公斤,卖了大概4万元。”望着自家郁郁葱葱的油茶林,梨树村村民张标昌开心地说,“去年是个丰收年,希望今年更有好收成。”

  “尤溪茶籽油”获得工商总局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使用权;清流“永得里”牌茶籽油获得绿色食品认定;宁化“淮土茶油”荣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沈郎乡”“九利”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

  品牌赋能,“茶油”飘香。目前,全市现有油茶品牌24个,通过做大做强特色品牌,坚持走好走稳高质量生态发展之路,油茶已成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绿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