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村农业局2024年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工作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10-28 16:41    浏览:

[返回]

  、罗东川副和王金福副都作了讲话,会议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农业农村系统工作,对抓好认真学领会,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抓好。刚才,我们宣读了我省获得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经过20年扩容建设、迭代升级,“千万工程”已成为涵盖农村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系统工程,成为新征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整省全域成功样本。“三农”各项工作、乡村“五大振兴”,都可以在“千万工程”经验中找到对应的实践参考。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去年底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和2024年一号文件都作了具体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门研究部署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举措,去年召开现场会全面推进。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学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理念和方法,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着重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在回应农民诉求的同时提升农民、发展农民,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从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入手,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要厘清政府干和农民干的边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形象工程,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群众从“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依靠自己双手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二)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动城乡发展。“千万工程”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使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革,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求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突出重点、综合集成,按照“县域统筹、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一体推进”要求,把县域作为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点,通盘考虑人口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协同推进县、镇、村发展。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县域为单位开展新一轮村庄分类,尊重村庄演化规律,合理设定目标任务,把握好规划建设与财力承受、农民接受的关系,确保乡村建设始终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

  (三)坚持问题导向,学思践悟变革理念。“千万工程”是浙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变革重塑,注重引导农村地区变革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把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路子。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求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和铸魂并重,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贪大求全、不面面俱到,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

  (四)坚持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20年来,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每五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意见,循序渐进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求我们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一年接着一年干,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根据发展阶段合理确定建设重点,从花钱少、见效快的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入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先易后难、梯次推进,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五)坚持高位推动,汇聚乡村振兴力量。浙江坚持把加强领导作为抓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建立政“一把手”亲自抓机制,每年召开“千万工程”高规格现场会,省市县政“一把手”参加,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浓厚氛围。学“千万工程”经验,要求我们推动落实各级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职责,特别是强化县级委政府“一线指挥部”、县委“一线总指挥”作用,全面落实五级抓乡村振兴要求。要坚持政主导、各方协同,发挥委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保障等方面作用,发挥农民群众积极性,引导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发展,营造乡村振兴浓厚氛围。

  总之,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必须学深悟透其中蕴含的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实际创造性转化运用,有力指导“三农”工作实践。

  2023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两直两前”调研实践活动,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有效应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全省农业农村保持了稳中有进、稳定向好的良好态势,为全省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压实责任深挖潜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政同责,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坚决扛稳责任。出台稳定发展粮油生产“九条措施”,安排耕地地力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种粮奖补资金等13.2亿元,创新推出“兴业惠粮贷”、发放贷款12.6亿元,九市一区和所有涉粮县出台稳粮惠农政策。开展“我在乡间有亩田”耕地认领活动,复垦撂荒地5.1万亩。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增强水稻集中育供秧能力,支持发展再生稻15万亩。全省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62万亩,产量511万吨,单产405公斤,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油菜面积增加3.4万亩、比增33.3%,全面完成粮安考核指标要求。浦城县出台扶持粮食生产“13条措施”,建成谢华安院士科特派工作站、再生稻科技小院等科创平台,建立全程机械化再生稻生产技术体系,推行再生稻完全成本保险,全年再生稻种植面积达7万亩,两季平均亩产960公斤,均居全省首位。重要农产品稳中有增。加强生猪产能调控,规模养猪场保有量稳定在5000家以上,能繁母猪存栏超过任务,省内鲜猪肉基本自给,鲜蛋、生鲜乳自给保障水平继续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肉蛋奶产量372万吨、比增6.8%。蔬菜品种丰富,预计产量1620万吨、比增1.3%,茶叶、水果、食用菌等产量稳中有增。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保障。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8个基地入选第一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豇豆农残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级农安市、县达到1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全国前列。

  (二)立足优势集聚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3212”工程加快实施。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7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9个、农业产业强镇84个、“一村一品”专业村970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2.7亿元、占年计划116%。福清市依托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生猪、鳗鲡、枇杷、蛋禽、花蛤育苗及台创园等六大特色农业园区,成功入选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各地通过举办乡村振兴电商主播大赛、“福韵乡情乐享农趣”休闲农业推介等活动,积极推动乡村游、乡村购,全省新增2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武夷岩茶文化系统、长乐番薯种植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农优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发布首批“福农优品”百品榜,涵盖全省70个县(市、区)3000多个绿色优质农产品。5个农业品牌纳入农业农村部首批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新增3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遴选推介10个福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2个福建名牌农产品。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交易会等展会,在央视一套、东南卫视等媒体投放专题宣传片,与主要电商平台联合开展推广活动,开设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商品专柜、大型购物超市体验中心等线下平台,“福农优品”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纵深拓展。农业农村部出台“20条措施”,支持我省积极探索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路。全省新增86家台资农业企业,合同利用台资1.48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保持大陆第一,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连续6年包揽考评前六名。厦门市大力推进两岸种业发展集聚区建设,每年从台湾引进选育蔬菜新品种150个以上,花椰菜、鲜食玉米、小番茄等优质种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成为台湾种子种苗进入大陆的“中转地”。农产品出口形势好转。“闽茶海丝行”欧亚站、香港站等经贸活动成功举办,签订意向合同10.2亿元。特色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深入实施,预计全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110亿美元以上。

  (三)综合施策突破瓶颈,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持续改善。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启动实施。印发农业科技攻关方案,立项开展农业核心种源、农业关键技术、现代农机装备等14个专项33个重点攻关项目,各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开展。完成我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尤溪老树金柑、龙岩山麻鸭分别入选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白羽肉鸡、青梗菜、花椰菜等3个育种联合攻关项目有序实施,育成农作物新品种37个。新增3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圣泽901”白羽肉鸡品种占全国市场15%,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产量保持全国第一。建宁县大力推进制种机械化,完善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主的育秧流水线,普及高速插秧机、种子烘干机、植保无人机等机械,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案例。农业设施装备不断改善。高标准农田财政补助从亩均1600元提高到2400元,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18万亩、占计划131%,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示范样板省。农机补短板工作成效显著,对购置山地轨道运输机械给予累加补贴,新增山地运输轨道650多公里;大力推广粮食烘干机械,会同发改、自然资源等六个厅局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购置烘干机具,全省粮食烘干需求满足率由50%提高到60%。

  (四)高位推动持续用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工作机制加快完善。省委省政府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建立协调会商、现场推进、激励表扬机制,高规格召开全省深入学“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美丽乡村现场推进会,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打造乡村振兴精品线条,寿宁县、漳浦县、翔安区列入乡村振兴示范县,沙县区获得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激励。泉州市注重整镇推进乡村振兴,聚焦五大任务(富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文化、乡村治理、建统领),实施五大工程(强镇引领示范工程、以镇带村升级工程、村兴民富增收工程、裸房整治清零工程、共建共享结对工程),每年按乡镇总量15%的比例推广培育,着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持续强化,核实认定监测对象8户21人,及时予以重点帮扶,全省没有发现新增致贫返贫现象。安排省级以上衔接资金20.8亿元,支持10.3万户脱贫户发展产业项目,帮助17.5万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雨露计划”帮扶1.1万名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屏南县率先探索低收入农户保障长效机制,通过大数据瞄准易致贫返贫户,引入第三方保险公司推行返贫保险,把困难量化为收入进行补偿,同步跟进兜底政策,做到不漏一户也不过度保障。持续深化山海协作,协助乡村振兴重点县及欠发达老区苏区县落实帮扶项目509个、资金10.4亿元,23个共建产业园区新引进企业18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02亿元。闽宁协作持续深化,闽宁两省区政主要领导分别率团互访,第27次联席会顺利召开,年度重点工作全面落实,我省连续五年在东西部协作考核中取得“好”的等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稳步推进。农村建设品质提升5类21项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68.1亿元、占计划122.7%。海沧区、石狮市、建宁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永泰县、长泰区、将乐县、漳平市获评农村厕所革命样板县,130多支台湾建筑师、文创团队参与村庄规划建设。乡村“五个美丽”建设进一步推进,发布1340个小而精、小而美的建设典型,推广移动智慧菇房等庭院经济模式,建设一批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乡镇、试点村、示范庭院,促进“美丽建设”向“美丽经济”延伸。漳州市芗城区首创移动智慧菇房模式,采取“企业+农户”方式,由企业统一提供菌包,农户在房前屋后、闲置用地建设可移动的集装箱菇房出菇,通过分散生产和打时间差的办法,企业生产由原来的一年两茬提高到五十茬左右,农户一间菇房每年可增收7.8万元。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开展听话、感恩、跟走宣传教育,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村BA福建省赛与东南大区赛。创建一批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示范村,推广运用“积分制”村9581个、“清单制”村2980个。仙游县度尾镇针对农村群众邻里纠纷较多、诉求复杂等情况,成立“群英断事会”,将纠纷问题调处主动权交给群众,曾经“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解决,成为省级“枫桥式工作法”典型。平潭综合实验区积极探索两岸基层治理融合之路,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做法,引进64名台湾社区营造师参与社区治理,开展两岸融合试点村居85个、覆盖面达39%。

  (五)蹄疾步稳深化改革,农业农村动力活力不断激发。省委深改委年度20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获省委深改委通报表扬,获评第六届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十佳案例,沙县区西霞村被列入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宁德市农垦改革成果得到省委深改委推广。农村承包地管理与改革稳步推进。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制定《福建省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审批管理办法》,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巩固提升。制定《福建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12个省级试点地区完成交易2270宗、金额15.2亿元。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持续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座谈会在我省召开,我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主要领导肯定。龙岩市新罗区推行“供销农场”服务模式,农户将耕地托管给村集体,每年可获得每亩700元保底收入,耕地由供销农场统一经营,盈利部分由农户、供销农场、村集体三方分享,较好破解了土地流转难、劳动力不足、技术短缺、耕地撂荒等问题。农业依法行政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3个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28个单位获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示范窗口称号,1起行政执法入选全国“稳粮保供”十大典型案例。

  一年来,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先后12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发言。特别是,在去年底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罗东川副代表我省就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作交流发言。成绩来之不易,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广大员干部扛起了责任、顶住了压力、付出了辛劳。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农业农村厅组,向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民群众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进入新征程,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在动因发生深刻变化,给“三农”工作带来不少困难挑战。随着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农业供应链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进口风险加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不断提高,农业农村防灾减灾面临的考验明显增加。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青壮年加快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农村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谁来种田”等现实问题进步凸显。对此,我们要心中有数,切实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2024年是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亲自擘画“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10周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既要准确把握困难挑战,也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首先,始终对“三农”念兹在兹,为“三农”工作举旗定向、掌舵领航,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其次,、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对“三农”高度重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强保障。第三,“千万工程”经验为新征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整省全域成功样本,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强劲动力。第四,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明显改善,科技创新、种业振兴、设施装备、数字技术、人才优势持续提升,农业农村多种功能、多重价值日益凸显,蕴藏巨大发展潜能。第五,学贯彻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全省农业农村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我们更有底气走好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做好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以思想为指导,全面的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学运用“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理念和方法,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夯基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聚焦“一主线、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一保证”,努力推动农业农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就是以学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为抓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19年以来,我省提出“五级同抓、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全面振兴”思路,在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上取得积极成效。根据省委工作部署,我们深入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研究制定了开展“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的《实施意见》,已由省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实施意见》提出,通过五年努力,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000个以上,示范带动全省1万多个村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面提升,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下一步,就是要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统筹推进。省委省政府明确,“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开展,我们要发挥好统筹推进作用。要落实五级抓乡村振兴要求,完善“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严格执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与工作报告制度,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及我省《实施细则》,对市、县、乡委政府以及村的乡村振兴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其中设区市(含平潭)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有四项具体职责,县级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有六项具体职责,乡镇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有七项具体职责,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学《实施办法》《实施细则》,切实履行好乡村振兴责任制。

  二要深化示范创建。坚持分级创建,省、市、县三级每年分别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省级每年遴选40个乡镇、500个村示范创建,统筹整合资金给予支持。省级每年开展一次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评选认定,按照好中选优原则,达标一个认定一个,并公布授牌。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牵头梳理整合各类示范创建项目,将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与其他各类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示范综合效应。

  三要全面整治提升。着眼让每个村庄都找到自己的路子,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万村整治提升发展,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省里正在抓紧编制《福建省村庄分类工作指南》《福建省乡村建设导则》,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入手,逐步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要坚持铸魂塑形两手齐抓,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福建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第一,确保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一要稳定粮食生产。今年粮食生产任务是播种面积1253万亩以上、总产量507万吨以上,经省政府同意后会尽快正式下达。要深挖潜力稳面积。去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超计划9万亩左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鼓励发展双季稻,推行菜稻、烟稻轮作等模式,开展耕地认领活动,推进撂荒地、山垄田复垦种粮。今年,省里将继续加大政策奖补力度,各地也要出台新的稳粮惠农政策,多渠道增加粮播面积。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去年仍有3个县(市)没有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各地务必高度重视。要把握关键增单产。福建耕地资源紧缺,耕地立地条件差、质量等级不高,推动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关键要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去年我们在浦城县召开了全省再生稻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全年发展再生稻15万亩,比上年增加4万亩,仅再生季就增加产量1万吨以上。今年还要继续加大再生稻推广力度,力争全省达到18万亩以上。同时,要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分品种制定实施方案,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建设一批粮油增产增效示范片,带动全省大面积均衡增产。

  二要丰富“菜篮子”产品供给。福建山海资源丰富,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念好“山海经”,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强化生猪产能调控,稳定能繁母猪存栏,确保生猪生产基本稳定。要大力推进设施蛋禽、肉禽和草食动物规模养殖,继续提升鲜蛋、生鲜乳自给保障水平。要加强重点季节、重点区域蔬菜生产,支持建设高标准设施大棚,培育现代集约化育苗中心,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城郊叶菜基地。要加快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新建一批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片,鼓励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降低食用菌生产对耕地的过度依赖,加快补齐采后商品化处理、冷链物流等短板。

  三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从源头抓起,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再创建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巩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要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和产品检测,增加监测样本量和重点品种、重点时节频次,提高源头快检筛查精准度。要持续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并行,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追溯监管能力。要下大力气治理突出问题,抓牢抓实豇豆、韭菜、芹菜等品种专项整治,大力推广抗病新品种,推行绿色防控技术。要持续深化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净化农资市场秩序。

  第二,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年过渡期的后半段,要在守牢底线的基础上,把更多资源聚焦到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

  一要加强监测帮扶。我省脱贫人口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易致贫返贫风险点依然存在,疾病、灾害、事故等突发性因素是主要原因。要坚持“四个不摘”,充分发挥“一键报贫”等平台作用,开展常态化走访排查,加强部门协作联动预警,及时将易致贫返贫对象纳入监测范围,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要多措并举激发内生动力。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衔接资金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确保用于产业的比重超过60%。落实财政、金融、创业就业、消费帮扶等政策,支持庭院经济试点工作提档升级。近年来,各地探索了移动智慧菇房、庭院来料加工等庭院经济模式,今年省里将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模式,指导群众更好利用闲置空间、闲余劳力、闲散时间,就近就地多渠道增加收入。

  三要深化山海协作闽宁协作。健全对38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及欠发达老区苏区县挂钩帮扶机制,完善县级对口协作关系,建设“飞地园区”,支持欠发达地区培育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要持续擦亮闽宁协作金字招牌,加强闽宁镇、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园建设,强化产业对接,加大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消费帮扶力度,携手打造“山海情”文旅品牌,助力宁夏脱贫地区加快发展。

  第一,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特色现代农业是福建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福建农业的亮点所在。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有福建特色的乡村现代产业体系。

  一要打好“福农优品”这张牌。“福农优品”是近年来我省全力打造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已成为福建优质绿色农产品的代名词。下一步,要在构建“福农优品”品牌矩阵上持续发力。品牌培育上,实施农业生产和产品两个“三品一标”行动,每年遴选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福建名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申报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定期发布“福农优品”百品榜。品牌推介上,用好各类展会、体验中心、电商等线上线下展示推介平台,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元旦春节等节庆假日举办产销对接活动,打造“福农优品”消费热潮。要抓住“一带一路”政策机遇,持续深化闽茶海丝行活动,支持境外闽茶文化推广中心开展地推活动,提升闽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宣传上,突出用好网络新媒体,打造“福农优品”网络IP,举办“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等文旅乡村网络直播活动,网络大V带货,培育一批电商主播,促进品牌深度传播。

  二要做好“3212”工程这篇文章。“十四五”以来,我们大力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3212”工程已成为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聚焦强链,推动产业集聚,再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加强项目谋划,强化内外资一体化招商,狠抓重点项目落地,促进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发展。要聚焦补链,改造提升农产品加工设施,建设一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推广厨房模式,鼓励发展预制菜产业,支持建设产地公共冷链物流设施。要聚焦延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鼓励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乡村民宿、房车露营、户外运动等业态,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

  三要走好生态农业绿色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广“五节一循环”等绿色发展模式,深化南平、漳州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挖掘打造更多生态农业发展样板。要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及有机质提升行动,推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减量增效,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四要探索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新路。近日农业农村部发文,明确支持我们五年内实现台湾农民创业园设区市全覆盖。目前,南靖、同安、平潭等地基本具备申报条件,要抓紧对标补短,争取尽快得到批复。南平、宁德等地要进一步落实惠台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优势企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申报打好基础。要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以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推广县、推广基地为抓手,引进推广一批台湾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探索发展精致农业、创意农业等业态。要深化基层往来互动,加强两岸特色乡镇对接交流,突出青年,突出基层,突出首来,持续开展台湾农民福建行、台湾高校学生来闽农业教学实践等一系列专题活动,提升民间基层交流实效。

  第二,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坚持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补上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加快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一要科学推进村庄分类。《福建省村庄分类工作指南(试行)》即将印发,将以县域为单位开展新一轮村庄分类工作。我们要会同自然资源等部门,认真研究制定村庄分类工作方案,及时推进,确保6月底前基本完成。推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优化,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我们要积极配合发改、民政等部门,开展调查研究,抓紧启动试点工作,推动“空心村”“薄弱村”等有序搬迁、合理撤并。

  二要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紧盯农民群众需求,合理策划一批农村建设品质提升重点项目,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要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优先在已完成改厕的地区,配套建设污水粪污处理设施,扩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持续打造一批农村厕所革命样板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三要深入开展乡村“五个美丽”建设。这两年,我们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微改造、精提升,不花钱少花钱少拆建,受到群众广泛欢迎,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这项工作今年要继续深化,注重原生态、低成本、精提升,打造一批融入乡土文化、传统农耕、人文历史、特色建筑、民俗风情等内涵的“五个美丽”样板。要深化闽台乡建乡创合作,团队参与景观设计、农房改造、公共空间打造、文化挖掘呈现等。

  第三,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走乡村善治之路,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一要找准切入点,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听话、感恩、跟走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谷文昌、廖俊波、孙丽美等先进事迹,讲述农民群众在领导下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牢牢团结在的周围,坚定信心跟走。要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开展村BA、村排、村跑等充满农趣农味的文体活动,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二要找准着力点,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认真总结这两年专项治理的机制和经验,积极会同民政等部门持续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遴选推介一批优秀村规民约,细化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和约束性措施,为村民婚丧嫁娶提供便利服务。

  三要找准关键点,推广务实管用治理方式。深化级和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打造更多可复制、易推广的典型样板。积极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接诉即办等方式,明确乡村基层职责边界,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村庄管理、环境整治积极性,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一方面,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围绕农业核心种源、现代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要深入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推进福建省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引导各地建设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持续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发挥科研院校和种业企业积极性,完善联合育种攻关机制,加快突破一批农业优新品种。加强种业基地建设,加快福建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项目进度,提升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和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建设水平。二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装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们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发展山地轨道运输机械、小型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更好满足丘陵山区农业生产需求。今年,我们还将深入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加快补上水稻机插、马铃薯移栽、水果采收以及水肥一体化等农机装备短板,推广各类农机装备8万台(套)以上,力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再提高1个百分点。我们还要实施粮食产地烘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每年新建改造一批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力争三年内粮食烘干需求满足率达到95%以上,消除公路晒粮现象。同时,要全面开展机收减损活动,减少粮食生产环节损耗。三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这几年我们持续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00万亩。今年,省市县三级都要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要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发挥财政投入主导作用,用好用足政策性银行贷款、政府专项债以及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等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力争将亩均投入提高到3000元以上,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90万亩以上,建设一批“灌排化、机械化、生态化、田园化、数字化”示范基地。要全面开展数字农田建设,省级管理平台要加快落地,尚未开展数字农田建设的县要全面启动,并逐步拓展运用到撂荒地治理、非粮化整治、种植用途监测等领域。四要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去年网信办会同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完成情况评估,我省获得“总体上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的评价。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争取省部共建全国数字乡村先行区,要抓住机遇,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强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会管理等涉农信息协同共享。要加快福建“农业云131”工程二期建设,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提高整体算力水平。

  另一方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落实省委深改委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分类有序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要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镇推进试点,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基础上,探索土地延包路径。要强化农村承包地管理服务,加强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防范。要稳妥有序推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完善覆盖省市县乡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二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省级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扩大村集体经济合同网上公开试点,开展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持续提升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质效。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如期完成两项工作。三要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持续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建设主体。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发展土地托管、供销农场、数字农机等服务模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此外,还要持续深化农垦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拓展农垦生产服务功能。

  第二,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2023年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我省农民收入增幅回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今年必须紧盯农民增收关键环节,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一要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在我省农民收入中比重最高、贡献最大。要加强农民就业指导服务,会同人社等部门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加密就业信息发布,加大劳务对接力度,促进农民充分就业。要落实农村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农村创业带头人、乡村工匠,鼓励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要积极推广以工代赈,鼓励在高标准农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乡村建设项目中,优先使用本地农民工。

  二要着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我省特色现代农业经营效益较好,在人均耕地不足全国平均水平四分之一情况下,家庭经营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要把家庭经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高优农业,让农民享受到更多发展红利。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持续做大做优“乡村振兴贷”“兴业惠粮贷”等特色金融产品,鼓励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和设施农业、特色农产品保险,降低农民经营风险。

  三要着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农民出租闲置住宅,增加租金收入。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增加分红收入。要依法保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上述权益的实现路径。

  加强“一个保证”就是坚持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要落实落细五级抓乡村振兴要求,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把的领导力、力、执行力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动力。要强化各级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责,完善委农办、农业农村厅(局)、乡村振兴局运作机制。要坚持抓建促乡村振兴,增强农村基层功能和功能。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驻村、乡村振兴指导员等“三支队伍”作用,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面对新征程新任务,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要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聚焦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以优良作风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要坚持首要任务。始终把学贯彻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完善“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学领会“千万工程”经验所蕴含的精髓要义、理论方法,不断提高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要坚持下沉一线服务。走好的群众路线,落实“两直两前”要求,完善挂钩联系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机制。春节前后,我们将开展“千村万户”大调研,厅机关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进村入户宣讲政策、调查研究,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谋实,疏解堵点、破解难点,帮助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要主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密切关注企业经营风险,见微知著,提前谋划,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三要坚持一抓到底落实。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倡导“零延误、零差错、零脱节”要求,推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管理方式,做到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善作善为抓落实。各位厅领导,各处室(单位)和市、县(区)农业农村局负责要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任务一完成、马上就反馈。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管好宣传阵地,准确把握舆情风险点,主动发声、敢于发声、正确发声,提高“三农”领域热点敏感问题舆情应对处置能力。

  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为核心的周围,坚定信心,铆足干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福建篇章而努力奋斗!

  中文域名: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政务地址:福州市华林路123号邮编:350003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