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閩北到閩西,從福建糧倉到制種大縣,在青山與傳統村落之間,金綠色的稻田點綴下,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嶄新畫卷,正在田疇間徐徐鋪展……稻田飄香,八閩大地即將迎來秋收季。農行福建分行立足主責主業,聚焦鄉村振興,加大縣域信貸傾斜力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為即將到來的秋收“保駕護航”。
在南平浦城縣臨江鎮錦城村的振海家庭農場良田中,黃金連片、機器轟鳴、稻浪翻滾,一派豐收好景象。
這片1000多畝高標准農田裡種植的再生稻,一年可收割兩季,畝產超一噸,這背后離不開周小榮的辛勤耕耘和科技的應用。周小榮不僅是當地有名的種植大戶,還是一位科技特派員。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將先進的再生稻種植科技引入田間地頭。同時,他還熱心向周邊農戶傳授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動了區域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
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和新技術的應用,周小榮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特別是在秋糧生產的關鍵時期,購買種子、化肥、農藥以及引進新型農機具等都需要大量資金。
得知周小榮的需求后,農行南平浦城支行迅速行動,組織客戶經理對其農場進行了深入的調研,鑒於周小榮作為科技特派員在農業領域的突出貢獻,為其發放了專屬金融產品——“科特貸”30萬元。這筆資金如同及時雨,讓他順利購買所需的農資和農機具,為秋糧生產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獲得資金后,周小榮立即投入到秋糧生產中,他利用新技術和新設備,強化了農田精細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糧食產量和品質。
“有了資金支持,加上這些新技術、新設備,今年的收成肯定差不了。”周小榮說。
農行南平浦城支行積極響應國家關於金融保障糧食安全的號召,落實“藏糧於技”戰略,致力於為每一戶糧企糧農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務,支持糧食生產、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發展,守護好閩北“糧倉”。
秋風送爽,“豐”景如畫,三明寧化縣的水稻即將迎來了成熟季。在寧化縣水茜鎮農田裡,有一位正在幫助村民維護保養收割機的“指導員”已滿頭大汗,這名“指導員”就是邱根貴,寧化縣水茜鄉水稻種植大戶,種植水稻10余年。
邱根貴是當地種糧“老把式”。多年來,他積極推廣水稻良種、農技知識,帶領鄉親們共同增收致富。2015年,他成立寧化縣順安農機專業合作社,“我的專業社擁有規模化集中育秧、優質稻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機插精確栽培、移栽、施肥、收獲、烘干等秋糧生產全產業鏈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生產效率明顯提高了!”現在,邱根貴的水稻制種面積發展到了500多畝,年產值約260萬元。
“合作社從種植水稻到產加銷、擴大規模,擴建廠房、購買設備、收儲糧、加工銷售,遇到流動資金難題是常事,寧化縣的農業銀行工作人員主動上門為我辦理‘惠農e貸’鄉村振興帶頭人貸款,授信給我二十萬,我正好可以購買新的農機設備。明年我的合作社有望擴大生產面積為800多畝,產值增長100萬元以上!”邱根貴激動地說。
近年來,農行三明寧化支行聚焦糧食重點領域金融投入,用好“惠農e貸”產品,實現糧食種植農戶優先建檔、優先審貸、優先放貸,主動對接信用村書記,獲取農戶經營主體現狀,由客戶經理逐戶對接,上門講解專項產品以及辦貸流程,變被動“等貸”為主動“送貸”,涵蓋糧食種植的各個時期及生產設施建設、農資農機供應、谷物加工、水稻收購和銷售全產業鏈。截至2024年8月末,累計支持稻谷種植及加工客戶270余戶、貸款金額近3000萬元,助力秋糧種植擴產增收。
在農行普惠類信貸產品的支持下,曾經的水土流失區變成了現在的“萬畝糧倉”。
金秋送爽,稻花飄香。走進龍岩長汀縣河田鎮萬畝良田,一株株稻穗壓彎了稻稈,微風輕拂下,掀起層層稻浪,連片晚稻生機勃勃、長勢喜人。
“近年來,長汀縣農業農村局建設河田鎮農業部水稻綠色高質高產高效創建萬畝示范田,該示范片包括上街、中街、下街、南塘、朱溪、下修、窯下等7個村,總共11500畝,選用優質稻品種,採用工廠化育秧、全程機械化耕作、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病虫害等技術,晚稻有望達到每畝480公斤產量目標合作社能夠發展壯大,離不開農行的大力支持。”正在田埂旁計劃著下個月准備收割秋糧的傅木清介紹說。
作為長汀縣乃至福建省最大規模的種糧專業合作社領頭人,融萬家聯合社每年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6.4萬畝,年產值達2200余萬元,帶動農戶1230戶,助農增收223萬元。曾經的水土流失區,變成了現在的“萬畝糧倉”,這背后正是農行龍岩分行主動融入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推出了諸如“生產經營貸”“鄉村振興人才貸”等一系列針對性強、實用性強、扶持力度大的普惠類信貸產品。該行主動對接地方重點農業產業項目、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精准對接服務需求,通過“合作社+農戶+農行”等模式,打通種植收糧企業、農戶融資“最后一公裡”。傅木清正是依托“惠農卡”,從3萬元貸款起步,通過“鄉村振興人才貸”等增加到現在的50萬元,在農行的支持下,和當地群眾一起抱團種糧,帶動百姓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在長汀河田,如今合作社的稻種已經實現了自主培育,五彩稻種甚至已經開始銷往外地。有農行的加持,下一步,我們將推進多樣化種植,帶動更多的農民參與進來,共同致富。”傅木清說。(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
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