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7-12 19:30    浏览:

[返回]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习强调,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差别化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康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今天推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院区,患者陈先生借助“六病共管”模式,将个人病例资料发往了上海瑞金医院。不出三明,他便获得了上海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今年2月,由上海瑞金医院与三明市共建的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在三明正式落地。项目选取肿瘤、心脑血管等6类高发病率疾病,由瑞金医院和三明市的医疗机构共同对患者进行诊疗和管理,让三明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三明市第一医院院长吴用样:三明医改走进3.0时代,我们将以“六病共管”和技术平移为依托,将我们的人员送出去培养,把瑞金(医院)的经验引进来,使三明市第一医院成为瑞金(医院)的隔壁房间、隔壁医院,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够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为解决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明市近年来开展了以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为主要模式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全国医改探索了宝贵经验。

  2021年3月,习在三明市沙县总医院考察时强调,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习:人民的幸福生活,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健康。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后边的0,1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我们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还是继续把卫生健康事业朝前发展。

  如今,三明医改经验已经从小城走向全国,在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了学习借鉴三明经验实施方案,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实施;通过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基层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超过75%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达到了基本标准,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正由愿景变为现实。

  在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劳山乡卫生院,前来问诊的当地村民袁女士告诉记者:我患有糖尿病十几年,原先在县医院或市人民医院看病。现在劳山卫生院各种检查设备齐全,看病比较方便,医务工作者也比较热心,经济上也给我节约了不少。

  如果说赋能基层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重要途径,医药集采则是破解群众“看病贵”的关键一环。2018年至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先后审议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关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方案》。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副主任高雪介绍:(患者)不得病是最好的,但是得病之后相同的产品只需要花更少的钱,比如说原来13000元的支架,现在只需要700元到800元,原来4万元到7万元的关节,现在只需要7000元到8000元。

  2018年以来,我国累计开展九批药品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共纳入374个品种,平均降价超50%。人工晶体、运动医学、血液透析等九大类高值医用器械耗材均实现大幅降价。同时,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力度不断加大,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范围。

  今年6月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中,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被列为今年医改的工作重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医改统筹协调作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抓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加强医改监测,及时总结推广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国医改工作再上新台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习强调,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差别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