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农业学校专业三明农业各个专业设置调研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6-16 21:29    浏览:

[返回]

  三明农业各个专业设置调研报告汇总畜牧兽医专业设置调研报告14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专业设置调研报告21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调研报告30《建筑工程》专业设置调研报告34《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置调研报告39《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设置调研报告45学前教育专业设置调研报告51畜牧兽医专业设置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创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深化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轮动+岗前集训”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了解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动态,企业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为我们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目标培养确定具体的层次与方向,探索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品质,实现培养目标。二、调研时间调研时间为:2016三、调研对象:1、用人单位;2、应往届毕业生;3、网络信息。四、调研方法1、问卷法:此次共设计了两份问卷,一份是由用人单位(企业)填写,主要了解企业对往届毕业生的反映;另一份是由我校应往届毕业生填写,主要了解对在校期间专业教学的一些评价。2、访谈法:与企业部门负责人或企业技术人员交流了解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情况,探讨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等问题。3、查阅资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畜牧兽医行业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了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资料。五、调研情况统计(一)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情况统计主要从思想道德品质、综合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团队精神、管理水平、综合素质、培养人才方案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调查。走访企业25家,收回问卷21份,评价情况统计如下:类别思想道德品质综合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团队精神用人单位满意程度5%10%10%10%10%74.6%71%62%71%52%52%合格24%28%19%38%38%25.4%不合格0%0%0%0%0%0%类别管理水平综合素质类别专业知识技能训练人际交往职业素质很强5%28.5%建议需要加强的方100%100%85%15%较强38%71.5%一般57%0%(二)毕业生对学校专业教学反馈情况统计主要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使用情况、课程设臵、实践环节安排、人才培养模式合理等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应往届毕业生共100应届40份收回有效40份、往届60份收回有效问卷42类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使用情况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教学的满意程度合理46.3%11%26.8%50%61%满意50.04%基本合理47.7%49%64.7%44%39%基本满意36.42%不合理6%40%8.5%6%0%不满意13.54%六、调研情况综述(一)毕业生所在单位对我校学生的评价从调查问卷的情况看,总体上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还是不错,但不足的地方依然存在。部分用人单位反映,学生的职业素质还是要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工作态度上,不够吃苦,专业技能一般水平的学生还较多,在校期间还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沟通与协调能力比较有限。(二)毕业生对我校教学工作的评价从毕业生问卷中了解的情况看,学生对在校期间的专业教学评价还不高。虽然多年来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表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照猫画虎,而对事物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认识不深,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性不明确,不知道自己该阶段的学习应该达到什么水平,考核标准不够明晰;平时在教学中也较少渗入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还有工作态度等,反映到工作上就是学生只能或只会“做事”,而不能灵活变通。(三)畜牧兽医行业现状及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出口决定入口,即学生就业率的高约着办学规模的大小。目前我国畜牧业进入了新阶段,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肉类和禽蛋产量从1990年起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至2010年,肉类总产量已达7925万吨。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地位更加突出,畜牧业纯收人约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畜牧业从农村家庭副业一跃而成为农业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随着社会对畜牧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食品安全事件屡见报端,全球人民对动物性产品的安全性空前重视,人们更崇尚“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另外,养殖畜禽的种类日渐丰富,80年代,农村以大家畜动物为主,现在以经济动物为主。这些变化致使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就业主方向,由畜牧兽医行业管理与服务部门,扩大到养殖企业、兽药生产企业、饲料生产企业等。同时根据我校近几年来企业到我校招生情况,企业需要的人才数与学生的比例在不断扩大,由原来2-3:1扩大到了现在4-5:1需求量。为此,中职学校必须为企业培养大量适应能力强,上手快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行业企业人员访谈、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等还了解到以下情况:畜牧兽医学科分类多样化;养殖动物的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动物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日趋复杂;城市宠物数量急剧上升,宠物兽医服务方兴未艾;野生动物的保护受到空前关注;共患病对社会的影响趋严重;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与动物医疗保健品研发生产相关企业专业性管理人才奇缺等。因此,当代畜牧兽医教育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2l世纪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深刻的变革。(四)“岗位轮动+岗前集训”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岗位轮动+岗前集训”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以服务畜牧业为宗旨,根据畜禽养殖、畜禽疾病防治、动物检疫、宠物养护与美容四大领域的人才需求,以畜牧业动物养护和疫病防治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在畜禽养殖、宠物医院等企业内部不同岗位间实施轮动教学,组织学生在顶岗实习前进行预就业岗前集训。“岗位轮动+岗前集训”培养模式是在企业岗位平台上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主旨的新型模式。在完成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基础上,以企业岗位(群)为平台,通过在畜牧业典型企业的岗位群内部的轮动以及预就业岗位的集训,来完成专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见图1“岗位轮动+岗前集训”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人员对“岗位轮动+岗前集训”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反馈:通过与部分企业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的座谈、交流,企业指出当前畜牧兽医人员缺口很大,目前很多在岗的人员技能水平、文化程度、综合素质普通不高,无法应对畜牧生产高速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职业学校责无旁贷。对我们提出的工学结合的“岗位轮动+岗前集训”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认同,认为符合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学习的规律。希望学校能按“岗位轮动+岗前集训”模式进行教学实践,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符合要求的兽医。(五)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支撑体系通过对畜禽养殖、畜禽疾病防治、动物检疫、宠物养护与美容四大职业领域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以畜牧业动物养护和疫病防治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四个方向的岗位课程模块(见图2)。图2: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构架图六、调研启示 通过本次的走访、调查,使我们深受启发。从毕业生所在单位和 毕业生反映看,虽然多年来,学校专业教学不断改革,学生各项能力 有所提升,但并没达到改革最终要求,学生的整体素质还须加强。学 校畜牧兽医专业应以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围绕 “岗位轮动+岗前集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进一步深化畜牧兽医 专业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专业改革中应注意 以下几点: 内科病诊疗技能 外科病诊疗技能 传染病诊疗技能 专业技能包 畜禽繁育技能 饲料加工技能 畜禽饲养技能 动物免疫技能 卫生检疫技能 动物检疫技能 宠物美容、驯养技能 宠物疾病诊疗 就业 岗位 宠物 美容 保健 畜禽 饲养 畜禽 疾病 防治 动物 检疫 诊疗基础 家畜外产科 畜禽传染病 项目课程 动物检疫 动物免疫 小动物外科手术 宠物疾病诊疗 宠物美容、驯养 禽生产 猪生产 牛羊生产 畜禽繁育 支撑课程兽医药理 解剖生理 微生物 饲养学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根据畜牧业发展对中职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开放 性、职业性和岗位针对性、适应性的特点,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畜牧业 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能胜任畜禽养殖、疾病防治、 饲料生产与营销、防疫与检疫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工作能力。 (二)教学改革与管理要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 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要与“岗位轮动+ 岗前集训”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在理论教学上,应能满足每个阶段 实训项目的知识理解需要;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上,应多向实操倾斜, 确保每个阶段实训项目的完成;教学方式上,更应注重工、学结合。 (三)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必由之路,也是我校畜牧兽医专业推行“岗 位轮动+岗前集训”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我们畜牧兽医专业要 充分发挥企业人员、技术能手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专业实训教 学、校内外基地建设与管理、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等。 (四)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学 生。教师也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源动力。没有教学 组织和广大教师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 革就不能落到实处,也就无法实现。 电子商务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1.了解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包括未来三 年内人才需求量,对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和能力要求等; 2.了解用人单位对中专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我校在用人 单位中的知名度及用人单位接受我校学生实习的可能性。 3.通过开展调研,明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以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为今后招生计划的制订,专业课程设 臵等,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并逐步建立经常性的反馈渠道和评价制 二.调研对象1.电子商务相关企业; 2.往届毕业生; 3.文献资料。 三.调研时间 2016 日——2016年12 月02 四.调研方法1.访谈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结构型访谈法,对企业部门负责人 或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2.问卷调查法:设计封闭式问卷,对电子商务相关用人单位(企 业)和我校电子商务就往届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电子商务就业情况和 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水平的评价。 3.文献法: 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电子商务行 业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了解电子商务专业规划和设臵及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等情况。 五、调研过程 时间 调研内容 2016.06.01- 2016.06.4 查阅毕业生就业跟踪表、进行数据分析 2016.06.04- 2016.08.31 走访三明互惠网络有限公司、福建三明云商宅生活有限公 司、三明宏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三明莀蔻电子商务有限 公司等多家相关行业企业 2016.09.01- 2016.08.31 通过网络查阅2015 年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CNNI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