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再出发 三明市在全国种子双交会上做重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5-30 10:11    浏览:

[返回]

  3月1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十九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天津市开幕。三明市在“推进种业振兴信息发布会”上,就“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做重磅发布。

  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以省委、省政府支持三明打造中国稻种基地为契机,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做大做强,提档升级。当前,三明已稳居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第一大市,全市制种面积31.8万亩,产量6800万公斤,面积和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培育了建宁、泰宁、宁化、尤溪等4个国家级制种大县,1个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1个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

  一是适宜的气候条件造就不同类型的组合都可以找到适宜的生产地点和生产季节,年产组合700多个。特别是中制抽穗扬花期在8月中下旬,避开了高温时段,制种异交结实率高,单产水平高。

  二是推广“烤烟+水稻制种”模式,水旱轮作,应用印刷播种、机插秧、精量穴直播、无人机授粉、统防统治等新技术,种烟+水稻制种年产值为7000-8000元/亩,农户增收显著,制种积极性高。

  三是培育了一批专业化制种企业、制种专业合作社和制种经纪人,带动3.6万农户,形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农户”完整的生产链条。科荟种业成为福建省首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天力种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专业化制种企业。引进了先正达集团中国、大北农集团入驻三明,实现基地与企业强强联合。

  四是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如每年35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国家和省级水稻区域合体试验;对国家级龙头企业落户我市或我市企业取得A证的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的补助;对企业建设科研育种基地及种子加工仓储中心的给予不超过总投资的50%补助;对企业自主选育优质稻新品种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分别给予3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将制种保险保额提高至1600元。

  今后,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将着力从夯实基地基础设施、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推进全程机械化进程、加快产业链融合发展、完善人才培育政策、强化基地质量监督等6个方面入手,推动三明市种子产业提档升级,力争到2025年,建成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优势种子生产示范基地35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