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是食用菌发展的老牌县域,技术进步成为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的强大力量。成立于去年4月的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110亩,可日产食用菌12万瓶、鲜菇3.6吨。公司采用了最新的水冷变频技术和中央控制智能系统,新技术比常规制冷节约用电40%,且快速达到降温效果;运用了生物燃料技术,利用环保烘干设备,将采收后的废弃菌包烘干制成生物燃料,利用喷烧技术烧锅炉,锅炉灰渣通过水膜除尘后提供给农户作为有机肥使用。在厂里,厂房外墙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门窗和玻璃,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舒适”环境。
前沿技术嫁接落地,现代农业结新果。在将乐,北京林业大学南方林区(福建三明)综合实践基地平台,今年以来,就新设立梅花、紫薇新品种研发课题2项,建设集种源采集和种质基因库、千亩山地紫薇为一体的紫薇产业园。南京林业大学速生杂交鹅掌楸研究平台,建设标准化、工厂化种苗繁育基地,发展杂交鹅掌楸速生基地3万亩。福建金森智慧林业信息平台,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林业智能化管理系统,助推将乐林业发展。
走进福建沈佳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基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这里是730亩的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出产各种时令有机蔬菜,平均亩产量2232公斤。
经标准化设施的广泛投入,三明市现代农业发展拥有了新式“装备”,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全市今年计划新建设施农业项目88个,总投资8.7亿多元,上半年,已开工建设项目84个,完工9个,累计完成投资5.1亿多元。在建的设施农业项目中,已获得省上补助的项目45个,补助金额居全省第二位。其中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30个,建温控育秧室9000平方米和炼苗大棚6万平方米,设施果蔬项目14个,共1510多亩。
上半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完成投资1.6亿元,完成土地整理3.3万多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4万多亩,小流域治理1.5万多亩。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投资1152.5万元,完成1.16万亩。
特色明,产业兴。做大做强具有三明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今年上半年,369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预计完成产值140.2亿元,带动农户56万户,农户从产业化经营组织获得14亿元收入。与中国种业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在建宁创建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现代种业产业园。源华生物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省唯一的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成为全国4个之一。此外,三明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5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各项建设稳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