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日报讯(通讯员朱文斌、赵蓓)经过大半年的精心管护,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援疆农业专家指导培育的5000余株百香果大苗在玛纳斯县下地定植。这批百香果苗采用本土化繁育,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成活率高达99%。
“土要压实,浇透定根水,这样有利于百香果苗的成活……”5月8日,看到援疆专家来查看苗情、指导农户种植,玛纳斯镇头工村村民刘忠梅也向专家请教,想在自己的菜园试种百香果。
在玛纳斯县玛纳斯镇头工村生态采摘基地百香果种植园,一株株新定植的百香果长势良好,嫩绿的藤蔓在阳光下恣意舒展,煞是喜人。“我们平时吃的百香果都是从南方运来的,今年我想试种一下,尝尝新疆百香果的味道。”刘忠梅说。
近年来,头工村发挥毗邻县城的地缘优势,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依托千亩“开心菜园”,大力发展乡村采摘游。百香果扎根基地后将成为主打采摘游项目,为游客提供新奇的采摘体验,助力乡村振兴和村民增收。
百香果种植是三明市产业援疆“南果北种”推广项目,因百香果香气诱人、种植收益高,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援疆使者”。2018年,百香果在玛纳斯县温室内试种成功;2019年,进行大棚推广种植,当年结果3万多枚,因果实品质优良,受到种植户的好评;2020年,种植方式更加多样,有智能温棚、暖棚、冷棚、庭院栽培、间作套种等。
“经过了前几年的实验试种,我们发现新疆光热充足,很适合种植百香果。”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挥部农业专家黄惠清说,“去年9月,三明农业专家进行种苗本土化繁育,成功培育出更加适宜当地种植的百香果大苗。今年4月中旬,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挥部在玛纳斯镇、兰州湾镇、乐土驿镇、包家店镇、清水河乡和旱卡子滩乡东岸村等14个基地成片推广种植百香果。如果管理得当,今年8月底前,第一批百香果将成熟上市。”
今年,三明援疆农业专家还将对百香果种植户实行动态记录和差异化服务,根据百香果的生长特点,深入田间地头,跟踪做好每个生长阶段的技术指导,并通过试验对比、数据采集分析,总结出一套经过实践检验、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新技术,努力把百香果发展成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