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百度了下,虽然最近被各类头条新闻占据各类BAT存活以及京东即将赶超百度的新闻,但是小编还是用了百度搜索。
三明医改:2012年2月,三明市开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全国率先试行院长年薪制、让院长代表政府管理公立医院,率先试行医生(技师)年薪制、稳定医生(技师)队伍,率先对高回扣药品进行重点监控;同时率先在省内对全市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这些改革堪称“三明医改经验”,受到了的肯定。
在医疗服务的供方一侧,大大强化了行政管制,同时明确了财政和医保各自的支出责任。具体表现为对院长和医技人员实行年薪制,其中院长的薪资由财政全额负担;同时,制定了5大类34项的考评指标,对院长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院长年薪发放挂钩。其中,财政的支出责任只有对公立医院的硬件投入(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等)和院长的薪资。
在医疗服务的需求方一侧,三明市则实行三类医保基金全市统筹,并实施了门诊统筹和单病种付费等改革。在2013年6月将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等三类医保经机构整合成“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中心隶属于市政府,暂由财政部门代管(主要考虑国家层面尚未整合管理职责)。全市统筹和财政部门管理医保经办是三明改革颇受关注的特色。
但是,早在2013年“三明医改”就变味了,“三明明星”,至今又被提出的“医改”是否还能真正实现“三明医改”呢?
“三明医改”如果价格降了,但是药品也次了,这“医改”只能说是越改越差,如果打压公立医院,好医生都跑私立医院,那嘛公立医院还会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