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赢打好怒江州脱贫攻坚战和产业扶贫持久战战线上,活跃着这么一支队伍,他们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的号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奔走在怒江峡谷的村村寨寨、山间地头,发挥自身特长、优势和技术、智力,致力于传授科普知识、提供技术咨询,开展种植养殖业科技培训,用科技改变群众思想,用科技提高群众经济收入,在实践中勾画出一道美丽的“夕阳红”,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高度肯定,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欢迎,这支队伍就是怒江州农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怒江州农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于2013年,目前共有会员89名,其中高级职称21名、中级职称46名。有一个党支部,党员57名,占会员总数的64%。协会成立以来,老科技工作者们先后进村入户和利用互联网指导养殖户3210多人次,举办科普活动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287期,近9000户农户因此受益,科普讲座听众达7万余人。老科技工作者们在离开工作岗位后没有选择享清福、安度晚年,而是在新的岗位上大显身手,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怒江的发展增添正能量。
协会党支部认真履行职责,党支部书记由协会会长担任。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放在第一位,引领协会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放在第一位,确保协会会员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的渗透。坚持把“老有所为”放在第一位,带领会员积极参与“美丽怒江你我同行”银发志愿服务活动和“银发助力脱贫攻坚”等行动,把协会建设成为党委政府需要、人民群众需要的协会,建设成为讲政治、懂科技、会服务、乐奉献的协会,建设成为服务发展、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的协会,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建设成银发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的平台,具有怒江特色、鲜活生动的老科技工作者之家。
几年来,协会组织老专家先后对怒江州润农产业发展公司、贡山县捧打乡永拉嘎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泸水市片马片古岗茶山族金源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调研,为农民企业、合作社现场提供生猪、山地鸡、山羊、肉牛、老窝火腿加工、核桃、草果、柑桔、柠檬、花椒、蔬菜、重楼、灵芝、牧草养殖技术和种植技术指导。协会先后有4名老专家常年为挂钩企业合作社帮扶指导,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微信或互联网远程教育、咨询等方式,为挂钩企业排忧解难,赠送900余册养殖、种植技术书籍。
在州农业农村局和州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协会还将泸水市上江镇新建村委会作为生态农业科普示范村,专职安排种植、养殖专家长年累月定点开展科技服务。对居住在海拔较高,自然草地资源好的前进组、白岩头等村社的农户进行草地改良和人工种草技术培训,发放高产牧草种籽600公斤,种植优良牧草地500多亩;指导新建村成立了“大南茂阿莫丫底养鸡专业合作社”,扶持指导农民种植柠檬、辣木、核桃、蔬菜等经济作物500余亩,促进了全村科学种植养殖水平的提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怒江州农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将集中在农村举办种植,把建言献策作为老科协为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老专家们就如何在农村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如何破解高山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如何保护怒江生态环境、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加快生物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完善、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对策。对怒江州的农业如何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农民如何才能增加收入、脱贫,农村如何才能建设得更加美丽、和谐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指出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提出的对策富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从2017年开始,每年开展以“创新争先,科技助推怒江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学术交流活动,精选会员提交的调研成果论文汇集成《农业科技助推怒江精准脱贫论文选编》,送有关领导参阅,有8篇简讯被《云南老科协》杂志社刊载,有10篇简讯被云南省科协网、怒江州农业信息网采用,为怒江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提供了决策参考。